求职面试

毕业生求职需防五大骗局

2014-11-06 15:34:25 作者: 252

秋冬季,也是各类毕业生的求职旺季,在大学生毕业生的求职旺季中,各种花样翻新的招聘会接踵而至。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,很容易掉进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招聘陷阱。不少学子及应聘者在找工作时经常遇到钱财被骗等情况。大学生求职者,找工作需要擦亮眼睛,谨慎提防如下五大骗局

第一、高职骗局

某服装公司给某学校发来招聘通知,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。于是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,结果就是招业务员,工作是销售服装。还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,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岗位,有时甚至安排干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活。智联招聘专家指出,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,毕业生一定要警惕,清楚自身实力,从基础做起,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,不要轻信高职诱惑。

第二、招聘会骗局

此类招聘会不是参加的单位数量严重缩水,就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,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。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定要注意,参加由智联招聘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,此类招聘会不仅职位针对大学生,而且往往是免费的。

第三、培训费骗局

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,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,掉入此类陷阱。有的毕业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,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,结果却被告知:你干得不错,但专业知识不足,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,请先交300元培训费。当毕业生对此进行质疑时,公司却说,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,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。为此,智联招聘专家提醒,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,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,也会得到相应报酬。至于培训费,一般由公司担负。

第四、电话骗局

一般而言,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,会主动进行联系。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,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,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,以骗取高额电话费。

第五、皮包公司骗局

有的毕业生没有向某公司投送过简历,却被通知去面试。为安全起见,决定上网先查一下。让人惊讶的是,当他用GOOGLE搜索后发现,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、地址注册了4个公司,涉及医药、保险、建材等不同领域。后经向工商部门了解得知,该公司已不存在。在此,智联招聘专家提醒求职的毕业生们,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,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、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,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,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,然后再去进行面试。

来源:中国教育报

分享到: